摘要: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全民消费逐渐“数字化”,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数字经济并推动其全面发展。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并渗透到金融领域,金融业态由此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行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已然成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推进传统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
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低收入群体和落后地区居民以较低成本享受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数字金融相关产业,这些产业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大幅增强经济发展的效率。特别是被排除于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企业和个人获益匪浅,因为数字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资金融通的成本、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与此同时,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程度地分散甚至规避了金融风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数字金融的优势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
一、相关概念
(一)数字金融的内涵
数字金融是新时代背景下将传统金融服务嵌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新生事物,这一概念是伴随网络金融、金融科技等一系列金融创新而形成的全新理念。提供全面、精准的金融服务是数字金融独特的属性。
黄益平和陶坤玉(2019)深入研究了中国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得出结论:数字金融能够提高金融效率、有利于推进创新发展、助力实现社会公平。与国外金融科技公司有所不同,中国相关产业发展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平台环境方面存在差异,最重要的是中国数字金融具有更普遍的影响,也体现了核心特征和价值,数字金融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作用尤为突出。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017年以后,大多数学者讨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含义及衡量指标。尽管对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研究普遍认为:高质量发展比一般的经济增长维度更为广阔、内容更加丰富。然而,在构建具体的测度体系和模型以及选择指标时,现有文献各有利弊,有的研究指标过多,重复繁琐;有的研究指标选择过于简化,无法全面体现高质量的维度特征。
依据当前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国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质量和经济效益并重、经济结构优化、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共享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数字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样,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括金融服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主要特点是提供普惠且精准的金融服务。数字金融的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兼顾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效率和公平。它不仅有助于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而且有助于其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
1.数字金融以其“普惠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汇集了社会更多的闲散资金和优质金融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投入经济运行,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幅度辐射到弱势群体,对资源起到合理配置作用。金融服务中长期存在着“二八定律”,而数字金融却打破了这一规律,使得长期受到资金歧视的金融长尾客户从融资困境中走出,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所需金融支持,进而使金融服务惠及到弱势群体(包括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主体、偏远地区居民等)。解决了长尾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难题,才可能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获得资金支持为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使发展不够充分的地区也能够得到资金支持,为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体系创造条件。
数字金融使得企业融资的效率得到提高。金融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数字金融更侧重于金融的普惠性,现代化数据平台的引进,使传统金融服务存在的缺陷得以补充。数字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了业务范围,囊括了更多的服务对象,使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提高,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打破了融资难的僵局,有了更多、更优惠的资金支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数字金融产生与发展,延伸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企业的融资效率得以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得到提升的同时,提高了市场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数字金融能够惠及低收入者,并帮助低收入人群逐渐脱离贫困,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低收入人群有了更广泛的收入来源,会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拉动经济高质量的增长。同时,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会随之下降,缩小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而减小潜在犯罪风险,消除部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数字金融不仅能将服务惠及社会的各个金融消费主体,也能够强化金融知识教育,普及金融法治化教育,从而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尤其是对于知识存量较低的群体,数字金融创造了学习金融技能、交易方法的机会和平台,对提高劳动能力和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数字金融的出现也使消费者视野更加开阔,催生了新的金融需求,为满足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需要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资金循环的良性发展。
2.数字金融以其精准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金融机构可以跟踪企业数据,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如果跟踪数据显示信用等级较高,可以精准地进行信贷资金的配置和服务。数字金融使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因此促使全社会经济效率水平的快速提升。
把资金精准输送到中小微企业和贫困或低收入者手中并不容易。一是客户选择困难,中小微企业规模比较小、数据难以获得、地理位置也比较分散,金融机构很难获得所有企业的准确信息。二是风险控制困难。传统银行的风险控制模型要依靠历史数据、抵押资产等,对于一些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这方面的信息。解决上述难题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掌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现状、信用记录以及未来前景,很好地解决了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难问题。
数字金融运用大数据对客户信息进行挖掘,并根据客户的习惯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广大消费者得到更为“精准”的服务。其一,金融科技工具如:移动支付、聚合支付等的使用,使交易突破了时空限制,人们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交易并支付,这种支付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增长。其二,每个交易主体的支付行为都不在有秘密,其支付行为都会留下痕迹,大数据相关技术能够实现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提取相关信息并建立用户档案,为金融产品推荐提供依据,实现精准金融营销。引导居民合理投资和消费,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三,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分析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掌握消费者信用,不断完善征信体系和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制度,并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限制和管理,满足消费者合理的消费和融资需求基础上,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以促进经济发展。
“普惠”与“精准”是数字金融的两大特性,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数字金融未来创新发展的良好条件和重要源泉。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一国的经济发展、消费习惯等影响金融需求,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消费习惯上升到一定层次的基础上,居民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才会有新的变化,数字金融才会具备发展的契机。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石,为数字金融的“成长”提供合适的服务环境和发展平台。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推动了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同时为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建立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提高数字金融运行的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使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在数字化推动下,金融资源流动速度加快,使得产业间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促使金融服务的效率得到迅速提升。
三、数字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数字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数字技术使金融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今,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发展形式,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数字金融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但其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特别是一些相对落后地区,其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还处于建设阶段。甚至在一些贫穷地区,光纤宽带、移动通信等最基本设施还不能实现全覆盖,金融机构数量也明显不能满足这些贫困人口的需求,导致这些地区实现全面数字化支付比较困难,便利性比较差,金融服务成本也较高。必须加快这些地区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普惠性,从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以及民生共享,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技术应用不广泛,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兴的数字科技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也驱动着金融行业迈向了新业态,成为数字金融创新发展重要的技术支撑,也是数字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保障。数字金融实现突破的重要标志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研发新型金融产品、提高客户体验的满意度、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携手打造数字银行,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和零售金融,努力深化信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传统金融机构逐渐实现数字化管理,降低对线下网点的依赖,引进数字技术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跨越时空的供给模式。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注入了一定的创新动力,但目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人融资资金数额分配不充分、服务质量不理想等问题还约束着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金融使得金融风险加大,限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产生以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数字金融打破了行业与地域的限制,涉猎的领域比较广阔,兼顾创新和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数字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使金融系统内部联系更为密切,数字金融的某一环节一旦产生风险将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数字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几个方面。数字技术能够使数字金融更精准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和个人投资的需求。但是,由于该消费群体整体缺乏资金实力、金融素质又偏低,导致其金融交易行为往往比较盲目,因此提高了挤兑可能性,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并且这部分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利益驱使其更重视短线投机。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投资者会选择高风险的公司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回报,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金融风险特征表现为隐蔽性、突发性和转移性,金融与数字技术结合以后,这些特征依然存在。相反,并且它会让金融、技术和网络相关的风险更容易相互干扰,使得风险覆盖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更加突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威胁也更为巨大。
四、加快数字金融转型,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稳健地推进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迅速发展要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为数字金融更好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数字金融的覆盖率逐渐提高,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阻碍地区金融及经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减贫效应,促使地区间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异,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现阶段落后地区的工作重点。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应扩大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方面的投资,以扩大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使用深度、强化金融领域的数字化程度,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金融服务全面发展,让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数字金融创新发展
数字技术使得金融行业为经济提供了更为普惠和精准的服务方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数字技术的运用还不够深入,必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健全数字金融市场体系。当前数字金融已经引领未来的金融发展方向,在日益更新的科技时代,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新形势新特点,使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持续融会贯通。运用新兴的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设计不同群体所需求的金融服务与产品,逐渐提高数字金融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有效利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辐射效应,逐渐改善其现有的金融服务形式,使金融服务普遍可得和且获得方式简单方便,保障中小企业、低收入人群等容易被忽视的特殊群体都有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和贫困差距。
(三)强化数字金融监管
数字金融的对监管技术和能力要求提高,原有单一的监管体系很难应对多元化、混合化的金融趋势,导致金融监管难度加大;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针对传统金融行业,数字金融产生与发展后,金融风险发生了变化,这也加剧了监管难度,原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覆盖数字金融领域。为此,监管部门必须尽快完善数字金融相关法规,加强数字金融监管的力度,严防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打着数字金融的旗号从事违法活动。
依据数字金融的核心价值,提高监管政策的针对性,防止金融资源打着数字技术的幌子扭曲其配置过程;频发的P2P风险案例,不仅反映了网络金融自身的脆弱性,也削弱了消费者对数字金融的信心,并严重影响了金融自我排斥的群体。规范数字普惠金融流程,严控互联网市场准入制度,审查完善数字金融法律法规,全面创新、防范风险,使数字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数字信息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管理,一方面保障网上支付和交易安全,促进使用更安全有效的加密技术,另一方面建立数字金融法律法规,保护数字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因此,有必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和传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引导使用正规的在线金融产品,提高使用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力。
在深化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监管内容和监管制度,推动监管体系的升级和监管能力的提高,将稳健运行与风险管控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腾,蒋伏心,韦朕韬.数字经济能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J].经济问题探索,2021(01):25-39.
[2] 周雷,周铃,毛丹玲.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J].浙江金融,2019(08):21-27.
[3] 蒋长流,江成涛.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58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3):75-84.
[4] 杨艳芳,詹俊岩,胡艳君.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21,17(05):838-845.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网站地址 www.wmlunwen.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提供专业快捷满意的论文指导服务!
完美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